- 欢迎访问华中农业大学自考辅导培训网!主要为自考考生提供资讯服务,及培训辅导,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报考信息以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官网为准。
- 咨询电话:027-86646545
第6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概念? 1、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有经验构成,影响着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2、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3、态度的心理成分: ◎①认知成分指个人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它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等。认知成分是个人知觉和判断你的参考,也是态度的其余部分的基础。 ◎②情感成分表明人对某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或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③行为倾向成分指个人对外界的人或物所预备采取的反应或行动倾向。态度有一种准备行动的性质,他会影响到将来对这个态度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4、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5、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1、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2、论述:态度形成的过程: ①依从 依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依从行为不是自己愿意这样做,而是迫于外界强制性的压力所采取的一时性的行为。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依从是很普遍的现象。在个体生活的早期,他的态度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依从。 ②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认同可以是想象的,也可以是实际的。实际上,我们正是用其它社会角色的态度、观点等作为参照物,来指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③内化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我们知道,每个团体都有有求其成员遵守的规则,其中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违反这些规则就会受到惩罚。社会不可能对所有的活动都制定出规则,因此大家还要学会在大多数场合下按照社会的期望来行动。 3、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它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联想、强化、模仿。 4、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 「※」5、 海德1958提出的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由两个: ①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根据这一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须彼此适应,构成一幅明显的、一贯的及有意义的生活图画,驱使人们朝向平衡的主要动机是达到一种和谐的社会与人际关系。 ②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这个假设是平衡理论的核心。不平衡的系统会产生态度改变的压力,直至达到平衡,这种压力才会消失。海德用P—O—X模型说明了它的平衡理论,其中P代表一个个体,O代表另一个个体,X代表另一个事件。 ③平衡结构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结构则为负。 ④达到平衡的方法很多,平衡理论经常采用最小付出原则来预测改变的方向。这一原则指的是,在最终平衡的目的下,人们以改变最少的方式去处理。 6、费斯汀格1957的失调理论。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1、整个说服模型由4部分组成:外部刺激、目标对象、作用过程及结果。 2、传播者的影响力取决于他的专业程度、他的可靠性、他的受欢迎程度。 第四节 态度与行为#p#分页标题#e# 「※」论述: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及减少失调的方法。 ◎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并成为以后许多理论的基础,他指出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做失调。 2、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3、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4种: 1、改变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他与另一个相一致。 2、增加新的认知 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 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 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4、改变行为 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第7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念 ◎1、人际关系: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2、人际关系的基础:需要的满足与否成了人际关系的基础。 「※」3、人际关系的测量—社会测量法 ①测量人际关系常用的是莫里诺1934年提出的社会测量法。 ②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③社会测量法的基本假设是团体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使得各个成员在不同程度的积极与消极人际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组织,这种相互偏爱和疏远的关系会对团体的士气和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④社会测量法具有一些重要的特点:a、社会测量法涉及社会性变量;b、社会测量法容易引起被测人较强的兴趣与动机;c、测量结果的应用性强,特别适合于团体研究。 4、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矩阵分析;图解分析;指数分析。 ①社会测量矩阵分析:这种方法对团体心理特征的研究最有效。通常利用n×n的方形矩阵(n为团体人数),适用于小团体。 ②社会测量图解分析:又称指向图分析 ③社会测量指数分析:对心理学研究的实际意义更大,他以一个综合性的指数表示了团体的社会结构关系。公式: 个人社会测量指数 =Σj列中被选数目 / n - 1 (Σj:被选数目之和,n:团体成员人数) 团体社会测量指数 = 相互选择数目之和 / 所有可能的互选总和 (可作团体内聚力指标) ④评价:社会测量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局限之一是选择模式并不能说明选择的理由与原因,选择数据只说明表面性的关系,不能解释其中的因果关系。 5、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参照测量法和分层测量法。 第二节 人际吸引 ◎1、所谓吸引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它是人际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2、简答:人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 ①人类具有亲和倾向:这种亲和倾向—希望和别人在一起的愿望很强烈。 A、青少年在清醒的时间内,有74%的时间与别人在一起,成人也有71%的时间和别人在一起。亲和倾向起源于婴儿期,主要与婴儿的依附有关。 「※」B、亲和对人的六种价值:依附、社会整合、价值的保证、可靠的同盟感、得到指导、教育他的机会。 ②为了克服寂寞: 每个人健全的社会生活必须有完整的社会关系网络,才能满足所有的社会需求。当我们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无法满足我们所必须的社会需求时,就会感到寂寞的痛苦。因此,克服寂寞与寻求亲和一样,成了人际基础的另一个重要基础。#p#分页标题#e# A、◎寂寞: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无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 ◎#□B、寂寞类型:a情绪性寂寞: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 b社会性寂寞: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感。 3、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①强化原则: 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 ②联结原则: 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学习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③社会交换原则: 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成本与利益所做的评价。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 4、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个人特质、相似性、熟悉性 和 接近性。 ①个人特质:社会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了一些与吸引有关的个人特质,主要有温暖、能力、和外表吸引三个方面: a.个人的温暖:温暖是影响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的主要特质。 b.能力 c.外表的吸引力: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外表(也称相貌)漂亮的人更具吸引力。漂亮的辐射效应。按照这种效应的看法,人们经常认为别人看到自己和特别吸引人的朋友或情人在一起,能提高自己的大众形象。 ②熟悉性: ◎曝光效应: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第三节 亲密关系 一、亲密关系 ◎1、关系:两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凯利1983) ◎2、随着影响和依赖范围的扩大,关系也将更及进一步亲密,当两个人彼此间的依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 3、所有亲密关系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①两个个体在相当长时间内有持续不断的频繁的互动;②亲密关系包含许多不同的种类;③在亲密关系里,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很大。 ※4、简答:社会交换理论对人际关系的解释 社 会交换理论是所有解释人际关系的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①按照社会交换的观点,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所付出的成本及获得的酬赏是决定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发展与他人关系时,选择能给自己最大酬赏的人,为了获得酬赏,还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②酬赏与成本:酬赏是个体从人际关系中所获 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被爱的感觉或得到经济上的援助。 成本:人际关系中所产生负性结果。人际关系的成本可能很大,他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而且也伴随着冲突与责难。③按照社会交换理论的假设,个体会把自己从人 际关系中,获得的酬赏及付出的代价大概地记下来,并且特别看重从该人际关系中,所能获得的整体结果—也就是,该人际关系对我们有利(酬赏超出成本)、或不 利(成本超出酬赏)。④希鲍特认为有两种比较标准:绝对比较水平和相对比较水平。 5、公平交换 对酬赏与成本估算之后,人们往往按照公平交换的原则行事。当人们觉得自己的社会关系很公平时,能得到最大的满足;人们不喜欢被别人利用,也不喜欢占别人的便宜。 #□6、公平理论认为人际关系公平与否使用规则:①机会均等原则②各取所需原则③平等原则。 #□7、满足感和承诺是维持亲密关系的基础。 ◎8、自我揭露:指一个人向别人说心里话,与他人共享内心的感受及信息。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自我揭露让他人在一定程了解自己,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 #□9、自我揭露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评估性的。#p#分页标题#e# ※10、简答:自我揭露的作用: ①发泄:通过向他人说出自己的感受已吐出心中的闷气。 ②自我澄清: ③社会认可 ④社会控制 ⑤促进关系的发展。 ※11、简答:什么样的自我揭露才是增进亲密关系发展的有效方式? 心 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自我揭露以适当的速度与形式逐步进行时,它才能使人产生喜欢的感觉。就是说,在自我揭露时,你必须慢慢地揭露自己。如果你揭露的速度 太快,会引起对方的焦虑与防卫,反而会加大双方心理上的差距。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弥补起来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更长的时间。所以在发展亲密关系时,自我揭示应 当适中,以使得双方都觉得这种相处令人愉快。 二、爱情: ◎1、爱又叫爱情,他势必人际吸引更复杂更高层的概念,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及生理唤起和共同生活愿望在内的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 #□2、沃尔斯特把爱情分为两类:狂热式爱情和友谊式爱情。狂热式爱情中两个要素:一是情绪扮演着重要角色;二是对他人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友谊式爱情中,这类爱情比较实际,它强调信任、关怀以及对对方缺点的容忍。友谊式爱情的情感成分比较稳固,温暖及情感是它的特色。 #□3、斯滕伯格的爱的三角理论认为爱包含三种成分,分别是:亲密、激情和承诺。,哈扎恩提出 爱的依恋过程理论 第四节 冲突与合作 1、冲突与合作是人际作用的两类基本方式。 ◎2、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3、 人际冲突分为:“零一总和”冲突 和“非零一总和”冲突。“零一总和”冲突: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一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囚犯两难”情景很好地说明了这种形式的冲突。 4、多伊奇和克劳斯用“卡车游戏”研究了威胁对解决冲突的影响 □#※5、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征、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简单看一下)6、简答:减少人际冲突-协商 ①在协商中, 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 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 ②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 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 宁肯多让几次。 ③逐渐回报策略 ④中间人调解 ◎6、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7、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 和 协商理论。其中,合作的权利理论由卡普罗提(1959)出;合作的协商理论由考默利达和契科夫(1977)提出的。 第8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团体的基本特征 ◎1、团体:指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结成的集合体,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2、简答:团体对个人心理方面的作用表现? 在三个方面:①团体是个人心理上具有归属感;②团体是个体具有认同感;③团体的社会性支持力量。 ◎3、团体规范: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的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每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与行为准则就是团体规范。分为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 ◎4、正式规范:是存在于正式团体中的规范,它往往是用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并且由上级或团体中的其他成员监督执行的规范。 ◎5、非正式规范:是成员约定俗成的、无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 6、团体规范的作用: ①保持团体的一致性。团体规范的存在能使这种一致性得以实现。一方面规范调节和制约着成员的思想与行为,另一方面,规范又是团体成员彼此认同的依据,因此规范不仅从外部制约着成员的表现,而且也从内部促使成员与团体保持一致。#p#分页标题#e# ②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 ③规范的负性作用:团体规范也会产生负性作用,制约着成员的努力水平。 ◎7、凝聚力:指使成员继续留在团体的所有正性或负性力量。包含正性或负性力量。 8、凝聚力最重要的正面力量来自于团体成员的人际吸引,当团体成员彼此喜欢,以友谊作为联结纽带时,凝聚力便高。负性力量使得成员即使不满意也不会离开团体。 ※9、简答:团体内沟通的规律? ①发言的不平等性;②领导的主导作用;③沟通网络(a、网络形态:圆形、链形、Y形、轮形;b、网络功效:网络形态会对团体的士气与效率产生影响) 第二节 团体领导者 「◎」1、对领导的定义有两种主要的看法:①一种观点认为领导是一种人际影响的动态过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把这一动态过程分为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包括目标在内的整个环境条件三方面。②另一种观点认为领导是指影响团体、影响他人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 2、团体的领导者可分为两类:任务型领导和社会型领导。 3、领导行为模式分为:亥俄模式把领导分为两类:工作管理和关心人。 密西根模式把领导分为:生产取向和员工取向。 4、布莱克和莫顿用管理方格图的形式加以表现,该图以关心生产为横坐标,关心员工为纵坐标。 「※」5、基伯认为领导者的先天特性:①善于言辞;②外表潇洒;③智慧过人;④自信心强;⑤心理适应能力强;⑥有权力欲;⑦性格外向。 6、齐赛利、瑞杰威也研究里领导的特质。 7、典型的领导模式研究:①勒温(1939)等人的民主与专制模式研究;②费德勒(1981)的权变模型研究。 第三节 团体动力学 ◎1、社会促进作用: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崔普利特1898年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 ◎2、社会抑制作用:有时他人的存在也起抑制作用,从而使个体的作业水平降级,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团体情境使个体作业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作用。 ※3、简答:团体情境为什么会对个体的行为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查荣茨(1965)提出:他人存在,可增加个体的驱力或动机,这种驱力的增加对作业成绩的影响依作业的性质而定,当作业所需的反应是已经长久练习或天生即会时,动机的增强将起促进作用;但当作业所需的反应是尚未完全学会的行为时,动机增加反而会破坏其行为。 ※4、社会影响理论 ①团体对个体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却一直是人们难以回答的问题,拉坦纳提出的社会影响理论就说明了这种影响力的大小。 ②按照社会影响理论的观点,他人对个体的总影响力取决于他人的人数、社会力量的强度、与影响的直接性。 A人数:当在场的人数增加时,他人的影响力也增大。 B社会力量的强度 :指在场的他人的重要性或力量。强度可决定于他人的地位、年龄及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他人越重要,这种影响也越大。 C他人的直接性 :指他人在时间、空间上与个体的接近程度。它人与个体越接近,影响力也越大。 5、团体问题解决中,震脑术(头脑风暴)提出者:奥斯本 ◎6、 德国心理学家黎格曼在1920年进行了一项研究,专门探讨了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它要求工人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结果:独立拉时,个体平均 拉力为63公斤;3人团体总拉力为160公斤,人均为53公斤;8人团体总拉力为248公斤,人均为31公斤,只有单独拉时力量的一半。他把这种个体在团 体中较不卖力气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7、当团体成员最初的意见保守时,团体讨论的结果将导致更加保守;当最初的意见倾向冒险时,讨论将导致结果更趋于冒险。这种经过团体讨论,使决策更趋极端的现象就是团体极化。#p#分页标题#e# ※8、对团体极化解释中,由克罗特提出关于冒险性的5方面原因: ①团体责任分担,由于人多了,每个人的责任降低; ②团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认为掌握了足够的信息; ③成员的领导者冒险信息促进冒险; ④竞争性的团体气氛鼓励冒险; ⑤冒险体现价值的观念促进了冒险。 ◎9、小集团意识:它是指团体从表面一致的压力阻碍了不同意见的发表,使得团体不能对问题和解决方法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和分析。小集团意识最早的研究者:贾尼斯(1972) ◎10、社会传染:1896年,黎朋指出激动的群众倾向于有相同的感受与行为,因为个体的情绪会传染给团体。即使当有的成员作了通常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其他人也会倾向于去仿效他。他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传染。 ◎11、去个体化:群众中的个人,有时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而觉得责任该由大家负,从而使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或消失,一旦个体的控制系统减弱,暴力与反道德行为就可能出现。社会学家津巴度(1970)把群众中的上述现象称为去个体化。 ※12、论述: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 ①匿名性:匿名性是产生去个体化现象的关键之一,任何可能使成员降低自我认同的事件,都可能增强去个体化的效果。团体成员越隐匿,他们越会觉得不需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② 自我意识的降低:导致去个体化的第二个原因,是自我意识的降低,人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但是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 我意识却失去了这些控制能力,人们觉得没有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顾及行为的严重后果,这种自我意识的降低,与匿名性一起,在去个体化的现象中起着重 要作用。 第四节 从众与服从 一、从众 ◎1、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表现出与团体其他成员行为一致的现象。 谢力夫(1935)利用知觉错觉中的游动现象对从众现象作了研究。阿希也对从众进行了研究。 ※2、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①他人的行为给我们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他人是我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别人也许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依照别人的方式行事,我们可获得一些知识。 ②我们为了得到社会支持、避免非难而从众:从众的第二个理由是,想获得团体的认同,避免非难。与此有关的主要是害怕偏离,害怕被他人视为偏离者是所有社会中均存在的一种基本的从众因素。 ※3、影响从众的因素: ① 团体因素:影响从众的团体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团体凝聚力、团体一致性、团体规模。A、团体凝聚力越大,从众行为也越常发生。B、团体一致性,产生从众行 为的一项相当重要的条件是团体的意见需相当一致。个体在面对团体的一致决定时才会有压力是它表现从众。但如果团体不一致。则从众行为将大大降低。C、团体 规模、团体大小也对从众行为产生影响。一个五个人的团体要比两人团体对个体从众的影响大。 ②个体承诺 二、服从 ◎1、服从:指个体由于受到压力,而去做那些他们不愿做的事。服从的经典研究者:米尔格拉姆。 ◎2、增加服从的技巧—“脚在门槛内”:先使个体对较小的请求表示同意,一旦他同意较小的请求时,他就可能同意更大的请求,这就是所谓的“脚在门槛内”技巧。 第九章 社会心理学与现实生活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约的霍桑研究就是社会心理学对工业组织发生影响的例证。在研究中,梅约发现团体内的社会心理因素(比如人际关系)是比物 质条件更重要的因素。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人际关系理论,强调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因素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重要性。梅约也因此被公认为是工业社会心理学的 创始人。#p#分页标题#e# 第一节 偏见 ◎1、偏见: 人们以不充分或不正确的信息为依据而形成对某人、某团体或某事物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 2、 偏见来自于态度,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包含三个主要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①与认知要素相联系的是刻板印象。他指人们对于某些团体或阶层所共有的信念。 ②偏见是与情感或评估要素有关的倾向性。这种对团体或个人的评估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③行为成分则体现在歧视上。 3、对偏见的解释:①团体冲 突理论认为:当两个团体之间存在着实际的冲突时,他们彼此对对方都有威胁,于是这两个团体间便产生敌意,并对对方产生负性评价。因此偏见是社会团体间实际 冲突所无法避免的结果。②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就如同人们学会其它社会价值观一样。偏见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而成为社会规范的 一部分。 4、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两个因素对偏见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 ①父母的榜样作用:儿童种族偏见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父母与子女间的种族与道德态度有很高的相关。父母不需要直接交到小孩便能把这些态度传递给他的子女,因此态度可经由联结、模仿与直接强化而学得。 ②新闻媒介:新闻媒介是社会学习的另一种潜在来源,比如在美国,少数民族很少受到注意。新闻媒介的这种导向对儿童偏见的形成发生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如果儿童从这些新闻媒介中摘取某些线索而加以学习,他们就必然会产生种族偏见。 5、“权威性人格”的研究。“权威性人格”的四个特点:①对传统价值观及行为模式的固执;②过度夸大并服从权威者的要求,并认同权威者;③将敌意概化到一般人身上;④具有神秘及迷信心理倾向。 6、在消除偏见方面发生影响的几个因素: ①社会化的影响:师长、同伴的教育与影响 ②教育水平:人们通常认为,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可以消除偏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偏见较少。 ③直接接触:不同团体间的直接接触是消除偏见的有效方法。 第二节 社会生活中的性别角色 ◎1、性别刻板印象:指人们有关男性或女性个人属性的信念与观点。 2、性别刻板印象有两种:①性别的文化刻板印象和性别的个人刻板印象:人们所处的文化能为人们提供性别意向。电影、流行音乐、电视及其他大众传播媒介,都在传播着男性化与女性化的信息。②透过这些文化因素而使社会对男性与女性形成的不同意像,称为社会的文化刻板印象。 3、双性化人在行为上更富弹性,并且有更高的自尊;①行为弹性;②自尊。 4、有关性别差异的理论往往从三个角度出发:生物性影响、学习影响和社会情境影响 #□5、西蒙斯在他的《人类性别的进化》一书中陈述了有关性别差异的社会生物学分析,他认为,基因的遗传和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是造成性别差异的真正来源。 6、1974年,麦克比和杰克林出版了他们的著名著作《性别差异心理学》,最后确认性别差异仅存在于四个领域: ①女性的语言能力优于男性 ②男性的数学能力优于女性 ③男性在空间直觉上优于女性 ④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侵犯倾向 第三节 健康与社会心理学 ◎1、健康:指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2、心理健康:指个体能积极地、正常地、平衡地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良好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人,不仅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而且始终能与社会相和谐。 ※3、简答: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①挫折;②恶劣的人际关系;③紧张;④现代城市生活。#p#分页标题#e# ◎4、社会支持:指个体在情感上所受到的关心和支持。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周围人情感上的关心和支持都属于社会支持,朋友、同事及集体和社区都是社会支持的来源。 ※5、简答:如何增进人的心理健康: ①积极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②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④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第4节 社会心理学在管理、教育与犯罪问题上的应用 「」一、动机理论在管理中应用 1、动机理论在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有:需要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 期望理论。 2、简述: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美 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层次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 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的需要的满足是由低层向高层发展的。在管理中应强调人们不同的需要设置目标进行激励,并通过满足低级需要和教育形成高级需要。 「※」3、简述: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双 因素理论又叫保健-激励理论,是美国学者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激发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叫保健因素,一类叫激励因素。他发现促使职工满意 的因素与产生不满的因素是不同的。前者如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等的改善,这种改善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还不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而后者,如工作成 就、受奖赏、负有责任等,则能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 4、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1964年提出的。这个理论指出,一个人有需要而引起达到目标的行为,当目标没有实现时,需要就成为一种期望,这种期望力量即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理论公式:激励力量 = 目标效价×期望概率 「」5、社会心理学对犯罪的解释,代表性的理论: ①挫折-侵犯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多拉德、杜博等人提出了表述挫折-侵犯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认为,侵犯行为永远是挫折的结果。 ②犯罪学习理论:此理论认为犯罪是通过学习而获得并保持的一种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萨莎兰、布杰斯、班杜拉等人。班杜拉特别强调 观察 和 模仿 在犯罪行为学中的作用。 ③标定论:该理论认为行为异常者是被贴上了标签的人。一个人一旦被贴上了标签,即被看成危险人物,受到社会的蔑视,孤立于一般人之外。标签可能会歪曲一个人的真实形象,并使其自我概念发生变化,自认为是越轨者,结果可能促使他犯罪。 ④差异交往理论:萨沙兰于1931年提出差异交往理论。他认为每个人既能受遵从行为的影响,又能受违规行为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人的头脑中展开斗争,如果违规方面的社会化强于遵从方面的社会化,这个人就会以违规方式行事。 ⑤中和理论 20世纪50年代赛克斯等人提出的中和理论认为,犯罪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罪犯对于犯罪感的中和,即把犯罪行为合理化了。 6、简答: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①家庭因素;②学校因素;③其他因素:非正式群体、劳动就业方面、文化宣传因素。 第十章 环境心理学 「◎」1、个人空间:人们把自己身体周围的物理空间,视为自身的一部分,这个区域称为个人空间。 2、人际距离分类: 亲昵距离 (0~45厘米);个人距离 (46 ~122厘米);社会距离 (123~365厘米);公众距离 (366厘米以上)。 ◎3、领域:指某人或团体所控制的区域。 领域行为:以各种标志划分出一定的区域,并且声明自己对该区域拥有控制权的行为。 4、人类共有三种形式的领域:◎①主要领域:也叫初级领域,这个领域仅为一个人或一个团体所拥有,是个体或团体排他性地拥有或控制的领域。②次要领域;③公共领域,每个人都有平等的使用权。#p#分页标题#e# 「※」5、领域的功能: ①领域有利于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组织。有助于维持长期的亲密关系。 ②领域有助于个体保持独处。 ③领域的优先居住效应。在体育运动方面,这种效应有较主场效应。 ◎6、拥挤:指觉得被束缚或是空间不够的主观感受。 7、超载理论又称感觉负荷论。史坦利、米尔格拉姆(1970)假设,人们一旦暴露在过多的刺激中,就会感觉到负荷过重,而无法顾及所有的刺激。人口密度也是一种刺激,当它的密度过大时,人会觉得拥挤。 8、控制理论:是一种较新的解释拥挤的理论,主要针对失去控制对拥挤的影响。为此,巴龙等提出了一个有关拥挤的模型:高密度 + 失去控制 = 拥挤 「※」9、归引理论是如何解释拥挤的? 按照归因模型,侵犯个人空间使个体产生生理与情绪上的激起,从而驱动他为解释这种激起而搜索环境,只有当个体把激起归因于其他人太靠近时才产生拥挤;如果个体把激起归因于其它因素,就不会产生拥挤的的体验。
下一篇:“发展心理学”笔记
真题
自考英语单词必备(猜词方法)
真题
2022年(近代史纲要)真题
真题
2022年(毛泽东思想概论)真题
2023湖北自考报名免费真题指导
自考各科课程思维导图
自考历年真题汇总
专升本真题